湖北接收头厂家有哪些
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 光谱位于红光之外,波长为0.76~1.5μm,比红光的波长还长,这样的光被称为红外线。红外遥控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控制系统,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,电路简单,编码及解码容易,功耗小,成本低的优点,目前几乎的视频和音频设备都支持这种控制方式。 红外接收头脚位的判别 红外遥控接收头,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,几乎无处不在。它不仅具有体积小,灵敏度高的优点,而且,距离远,抗干扰能力强,外围电路简洁,安装方便,使用范围广。同一种电子元件一样,它也有损坏的时候。如果手中一时没有同型号的接收头,而又急需对电路进行修复,可以采用其它接收头来替代。当然,前提是,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,要分清接收头的脚位。虽然,红外接收头只有三只引出脚,但不同接收头的脚位是不一样的。有的DATA端在中间,有的Vcc端在中间,有的GND端在中间。如果不弄清楚,盲目进行代换,轻则使代换失败,重则使接收头人为损坏而报废!
红外发射和接收示意图,由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两部分组成,发射者将相应的数字信号,即我们的遥控代码加载到载波上,遥控代码一般采用二进制脉冲,各公司有自己的遥控代码和不同的传输协议方式。
TAPwmInit('S',4,'N','N')TA时钟设为SMCLK/4, 通道1、2均为低电平输出 TAPwmInit('A',1,'P',0)TA时钟设为ACLK,通道1高电平输出,通道2不用,被 禁用的PWM通道的输出管脚仍可作为普通IO口使用。 定时器TA设为增计数模式 外部输入(TACLK) 外部输入(TACLK取反) 设置PWM通道1的输出模式。 如果设置为高电平模式高电平PWM输出 从P1.2输出 (不同型号单片机可能不一样) 从P1.2输出 (不同型号单片机可能不一样) 如果设置为低电平模式 低电平PWM输出 从P1.2输出 (不同型号单片机可能不一样) 将定时器TA初始化成为PWM发生器 时钟源=SMCLK ; 无分频; 通道1和通道2均设为高电平模式。 通道1/2的PWM方波周期均设为500个时钟周期 1通道 有效200个时钟周期
那么,如何简单而有效地区分接收头的脚位呢?本文告诉大家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:仅凭一块数字万用表,再加几分钟的时间,就可以地判别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的脚位。而且,结果百分之百的正确!大家知道,一体化接收头有三只引出脚,分别是:Vcc端,接+5V;GND端,接地;DATE端,数据输出。在封装形式上,体积有大有小。一些有金属屏蔽罩,如:TL9408型;一些没有金属屏蔽罩,如:HS0038型。用数字表判别晶体三管的CBE,相信大家已很清楚。即,将数字表拨到晶体管档,先假设晶体三管的某一脚为基B,然后固定一只表笔在这个假设的基上,另一只表笔分别去碰触余下的两个电。如果两次测得的结果相近,则假设成立。且根据测量基时表笔的正负,可知被测管是p管或N管。同理,在用数字表判别红外接收头的三只引出脚时,首先,将数字表拨到欧姆档相应档位(注:笔者用的是200K档位),我们亦先假设其中一只脚为接GND端(即:接地端、亦叫公共端)。只不过,我们不用把表笔固定在这个假设的公共端上,而是直接用表笔去测量另外两只引出脚,即Vcc端和DATE端。如果数字表上没有数字显示,或者,显示的数字要么不稳定,要么渐变以至消失,则假设不成立。需重新假设另一个脚位为公共端,然后,再用数字表去测量另外两只引出脚,即Vcc端和DATE端。记住:当数字表上有测量结果显示,而且数字稳定不变时,先不要理会数字表上的值是多少,即刻调换表笔,重新测量一次。如果这一次测量的结果,同刚刚测量的结果相近时,那么,恭喜,假设成立!